紅外線的應用滲透到生活、工業、科研、醫療等多個領域,核心基于其 “熱效應" 和 “不可見性" 兩大特性:
家電遙控:電視、空調等遙控器通過發射近紅外光(波長約 0.94μm)傳遞控制信號,人眼不可見,但手機攝像頭可捕捉到。
取暖與烘干:遠紅外取暖器(如小太陽)、浴霸通過輻射紅外線加熱空氣和物體,升溫快且熱量集中;烘干機利用紅外線加速衣物水分蒸發。
安防監控:紅外攝像頭在夜間通過發射近紅外光(配合紅外燈)照亮場景,或被動接收物體自身輻射的遠紅外,實現 “夜視" 功能。
非接觸測溫:紅外測溫儀(e wen 槍、工業測溫槍)通過接收物體輻射的紅外線,根據 “黑體輻射定律" 計算物體溫度,無需接觸被測物體,適用于高溫(如熔爐)、高危(如高壓設備)場景。
質量檢測:利用紅外線穿透性,檢測材料內部缺陷(如金屬裂紋、塑料氣泡);通過紅外光譜分析,鑒定食品成分(如水分、糖分)、藥品純度。
節能與安防:紅外感應開關(樓道燈、自動門)通過檢測人體輻射的遠紅外,觸發設備啟動;建筑紅外熱成像可檢測墻體漏熱、管道漏水(漏熱 / 漏水處溫度與周圍差異明顯)。
熱成像診斷:醫用紅外熱像儀通過接收人體各部位輻射的紅外線,生成 “熱圖"—— 炎癥、腫瘤等病變部位因代謝異常,溫度會高于周圍組織,可輔助診斷乳腺疾病、關節炎、血管堵塞等。
理療與康復:遠紅外理療儀利用紅外線的熱效應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、緩解肌肉酸痛,常用于骨科、康復科(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避免燙傷)。
生命監測:某些心率監測設備通過近紅外光穿透皮膚,檢測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光吸收變化,實現無創心率測量。